十一、湘水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易放辉“书记联项目”实施方案
项目名称: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
奋斗目标: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,推动集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、提高运行效率和盈利能力,增强风险防控能力,提升核心竞争能力,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参与人员:曾光明、侯智京、彭宇、黄曼君、彭笑慧、盘舒雯、邓洁颖等
具体举措:
1.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。
2.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。
3.改进预算编制方法。
4.积极推动对标管理。
5.加强关键指标预算控制。
6.强化预算刚性约束,做好预算执行监控与分析.。
7.加强预算执行结果考核,实现预算闭环管理。
8.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,保障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实施。
9.加大人员培训力度,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。
推进步骤:
(一)完善组织体系阶段(3月16日-4月30日)
1.明确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;2.发布集团《全面预算管理制度》; 3.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宣贯。
(二)调研访谈阶段(5月1日-5月31日)
1.制定本项目行动方案;2.组织咨询公司的比选招标;
(三)问题诊断与建议阶段(6月1日-7月31日)
1.确定咨询公司,进行初步沟通,完善行动方案;2.召开全面预算体系咨询启动会;3、对集团总部、各二级单位和三级公司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调研;4.分门别类汇总调研访谈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。
(四)详细设计阶段(8月1日-9月15日)
推进主要业务流程、定额、标准的制订和优化工作。结合生产经营业务及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详细的制度设计、表单设计、流程优化等具体设计,并进行人员培训。
(五)试运行阶段(9月16日-9月30日)
(六)应用与推广(10月1日-12月31日)
保障措施:
1.领导高位推动,全员积极参与;
2.战略规划引导,目标分解科学;
3.对标对表清晰,分层分类考核;
4.专业能力突出,信息系统完善。
成果形式:
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实行。
十二、高速公路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马捷“书记联项目”实施方案
项目名称:加快数字信息建设,打造高质量发展“新引擎”
奋斗目标:
加快推进集团数字信息建设,实现集团数字化转型发展。
1.科学制订集团数字信息化建设方案,坚持定期调度,做好工作通报,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工作。
2.完善集团信息化云平台技术底座,逐步实现应用系统云化迁移。
3.加快构建数据治理体系,推进多业态全域数据中心(一期)及集团统一客户中心(一期)建设,实现内部业务系统数据共享。
4.跟进省国资委监管系统配套建设工作。
5.继续推进集团财务软件整合升级、数字档案系统、集团门户网站等职能子系统建设。建设服务区站级管理系统,实现服务区站级油品和非油品交易信息化管理。
参与人员:王光辉、谭峰、刘春成、王平、彭萃芬、梁天乐、周林杰、钱益
具体举措:
1.提高思想认识。加强数字信息建设,是企业降本增效、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,是企业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,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,集团总部各部门、司属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密切配合集团信息化战略实施。
2.加强组织保障。在集团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,集团总部各部门、司属各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,细化目标任务,实化工作措施,明确时间要求;要明确专人负责信息化联络工作,强化协调配合,全力以赴抓落实。
3.加强制度保障。要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和工作报告制度,及时总结工作推进情况,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。
4.加强资源保障。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,加强信息化领域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和知识技能培训;要根据信息化专项规划制定实施计划,将信息化建设预算纳入企业预算管理,要确保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持续和均衡。
推进步骤:
1.成立领导小组,编制集团信息化总体规划及方案,召开启动推进会,定期召开调度会议。
2.构建业务系统云平台技术底座,建立标准规范体系、运维管理体系、安全保障体系,强化信息化基础能力。
3.推进集团总部职能管控子系统及分子公司业务系统建设,逐步实现主要职能板块信息化全层级覆盖。
4.逐步构建集团基础数字技术平台,完善数据治理体系,实现内部业务系统数据共享,提升数据运营能力。
保障措施:
1.加强组织领导,落实责任。成立由集团公司班子成员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,统一领导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工作。司属各单位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专班小组,确保建设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。
2.加强队伍建设,强化技术支撑。内外双向发力,打造内外一体、专业协同的人才队伍。对内做好内部人才选拔培训,营造人人都可成才、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,对外与第三方支撑单位、合作单位、同行企业等建立专家交流渠道,培养或聚集一批懂业务、懂管理、懂信息化技术,具备针对集团业务场景应用审核与规划设计能力的技术人才。
3.加强定期调度,严格考核。建立定期调度机制,形成工作专报,推进责任落实。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对应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,强力推进工作开展。
成果形式:
1.制订集团信息化十四五规划、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、2021实施方案,成立集团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,确定定期调度机制,坚持定期调度及信息通报。
2.完善集团信息化云平台技术底座建设,逐步开展应用系统云化迁移工作,实现财务、人力、办公、招采、资产、档案等集团核心职能子系统部署至集团云平台技术底座。
3.推进数据治理体系建设,2021年完成集团多业态全域数据中心(一期)、集团客户中心(一期)项目前期工作。
4.根据省国资委要求,跟进省国资委监管系统配套建设工作,具体时间及内容以国资委要求为准。
5.完成集团财务系统整合升级,实现集团层面系统、科目体系统一;完成集团数字档案系统建设,实现数字档案系统集团化部署;完成集团门户网站建设,搭建分、子公司门户网站集群系统;完成服务区站级管理系统建设,实现服务区站级油品和非油品交易信息化管理。
十三、稀土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懿“书记联项目”实施方案
项目名称:对标一流,提升企业管理水平
奋斗目标:
作为我省稀土应用产业的龙头企业湖南稀土新能源公司在提质、扩能、改造、升级过程中,需要对标行业一流,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,实现快速增长的目标。
参与人员:贾帅广、屈利纯、佘长春、邵春欣、袁阳平、刘宇晖、王川、陈云志、俞珺、张雷雷、孙凯、夏丽芳
具体举措:
1.开展行业走访学习工作,每个月由公司一名高管带队走访同行业、上下游客户中的一流企业,并设置走访主题。
2.发放精益生产自学书籍,促进中高管自学。
3.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,并进行宣贯学习。
4.完善档案管理和制度建设。
推进步骤:
2021.01—03,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做动员,并发放学习书籍;
2021.03—06,完成新能源公司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和制度汇编初稿。
2021.06—09,完成公司人事档案、科技档案、文书档案的清理工作,并形成制度。
2021.09—12,开始根据上述举措成果,开展公司管理能力评审,必要时聘请第三方机构来评估并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。
保障措施:
1.该项目作为公司2021年工作要点同步考核。
2.公司安排专项预算作为外出学习经费。
3.档案管理、制度建设等作为月度考核内容同步部署。
成果形式:
1.重新梳理颁布公司企业文化;
2.完成公司制度汇编和档案建设工作。
十四、湘绣研究所党委书记谢腊春“书记联项目”实施方案
项目名称:湘绣生产——“秀千年湘绣,贺建党百年”
奋斗目标: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开篇之年,也是建党百年,湘绣研究所生产部牢记初心使命,督导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,推进湘绣产业的价值放大、提质增效,奋力完成新作品《礼赞中国梦》、《征程》、《黄河颂》、《和满中华》等,以庆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。督促完成一系列“建党100周年”作品,并完成大型双面全异绣《唐卡》的绣制,并顺利交付客户。之后收集整理针法,并进行理论性的整理,便于今后利用。
参与人员:李群英 王参文 彭娟
具体举措:
该项目将建立“党建+”模式,将在人才培养、品质管理、思想指导、生产经营、成本控制、非遗宣传等六个方面促进目标完成。
(一)人才培养:着重培养“鬅毛针”刺绣小组,邀请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、成新湘亲自指导刺绣。每周三组织集中学习,刺绣“鬅毛针”作品。并于今年新招募6至8名湖南工艺美术学院湘绣专业班学生入所工作,积极从思想和业务上双重培养。
(二)品质管理:挑选刺绣能手刺绣党庆系列作品,刺绣大师、设计师全程跟踪指导,保质保量完成刺绣任务,质检部门严格质检。
(三)思想指导: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,组织绣青年参观红色教育基地,激发生产部门职工爱党、爱国热情,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
(四)生产经营:准确把握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,将生产支部的党建工作与生产活动相结合,通过本职工作的开展,筑牢根和魂,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(五)成本控制:对于用材用料的控制,进一步落实“实用、俭用”的精神,将降本增效落实在每一处细节。
(六)非遗宣传:生产部门不同于经营,要从非遗的角度加大宣传力度,运用平台的力量,将传统的非遗项目生动演绎,出现在大众面前,使大众熟知。
推进步骤:
第一阶段(1月-4月)人才招聘和培养
招募多名新员工上岗,并签订“导师带徒”协议,培养新刺绣青年。
第二阶段(5月-9月)多幅作品验收和交付
7月底完成大型双面全异绣作品《唐卡》刺绣;7月前完成5幅“建党100周年庆”作品刺绣,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。
第三阶段(8月-12月)总结经验和创新发展
在后期主要提炼理论,推动刺绣艺术的创新发展,将生产部人员及时调动并进行多样化培养,全力完成今年生产目标和产值,使经营与生产紧密结合。
保障措施:
1.组织保障。项目组指定专人负责,对每幅产品跟踪记录,经常性组织开展内部讨论记录研究色彩、针法、创新办法等保质增效的经验。
2.专业保障。聘请多位专业湘绣大师全程跟踪指导,多方位的培养、培训新老刺绣职工,确保刺绣按时按质完成。
3.时间保障。负责人定时或者不定时的监督和沟通协调相关工作,确保作品顺利完工。
4.风险规避。制定应急预案规避未知风险,在项目中可以用来消减项目成本、进度、范围、质量和资源等方面的风险。
成果形式:
庆党华诞作品将进行展览并做好宣传,并收藏在湘绣博物馆中,成为博物馆中闪亮的“红色风景线”。同时大型双面全异绣《唐卡》通过他方验收,顺利交付至西藏色拉寺后,总结在刺绣过程中自主研发的新针法,并申请专利,在专业技术理论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。
十五、工艺美术所党总支书记、所长吴建军“书记联项目”实施方案
项目名称:工艺美术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
奋斗目标:
主要是通过搭建传统工艺品云上宣传展示、推广、销售平台,线上线下深度融合,整合改造传统业态,为传统产业“上云、用数、赋智”,推动产品设计、创制、营销渠道全面升级,为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,最终实现传统手工技艺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
参与人员:刘昭 林国员
具体举措:
1.召集各项目成员进行思想沟通,分析数字化转型升级意义,齐心协力将目标定好,将项目做好。
2.深入调研移动、联通、腾讯、超星等数字化相关企业,进一步厘清数字化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。
3.结合调研情况和工艺美术转型发展需要,提出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数字化转型方案,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市场定位,注重做好社会传承、保护工艺等相关工作。
4.按方案推动“云工美”上线,评估数字化转型实施情况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、技术创新突破等,同时持续迭代改进。
推进步骤:
第一阶段:1-3月
根据工艺美术数字化转型构想,深入开展前期调研工作,提出项目目标形式。
第二阶段:6-10月
制定工艺美术数字化转型和“云工美”项目正式方案。
第三阶段:11月
方案报省国资委审批,进行立项,推动项目试运行。
保障措施:
成立数字化办公室,抽调两名骨干成员夯实数字化人才队伍,明确人员职责和分工,打造攻坚克难、改革创新、锐意进取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团队。
成果形式:
初步搭建好湖南省工艺美术作品数字平台“云工美”,初步实现线上展览、参观、销售、推广、传承等功能。
责编:马菀倬
来源:湖南国企党建